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及其心理干预研究

来源:中学理科园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揭露出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比小学生要多很多。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完善阶段,其在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上揭露出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比小学生要多很多。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完善阶段,其在认知方面的缺失容易使其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些暴力行为会对其他学生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而施暴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教育和惩罚,也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对初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校园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

1.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概述

1.1 初中生校园暴力的界定

初中生校园暴力是指由初中生实施的,针对其他学生、教师乃至周边人员的暴力攻击性行为,具体的暴力行为包括口头语言暴力、殴打等行为暴力,这些暴力行为会对被施暴人产生身体、精神和财产方面的损害,而且有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身体或者心理伤痕。

1.2 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外界社会以及家庭不良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两个方面。从外部原因来看,容易产生暴力行为的学生往往都是错误地认为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是受到了网络上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误认为通过暴力行为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内部原因来看,学生自身思想上、认知上的不成熟是初中生暴力行为频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多学生不喜欢说教式的教育和管理,往往教师越严厉禁止的事情,一些学生越要“以身试法”。

1.3 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

初中生校园暴力的种类有很多,发生频率较高,校园暴力的轻重表现不一样,有些学校对一些看起来比较轻的校园暴力行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只对一些看起来严重的、带有人身伤害的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管教,这种管理理念本身存在片面性。初中生的校园暴力行为不分大小轻重,都会对被施暴者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校园暴力行为虽然看起来没有对被施暴者产生身体上的伤害,但是有时候心理上的伤害反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尤其初中生针对同学施行的校园暴力,会让被施暴者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退学、自杀的想法。因此,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最终结果都会十分严重,必须要防微杜渐。

2.初中生校园暴力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心理干预是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的一种方式,其必须了解敢于对象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找出其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对其施加影响,从而让其向好的预期目标进行转变。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一般来说,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但是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人来说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

初中生出现暴力行为往往都伴随着心理问题,比如暴力行为的施行者大都存在自卑、自负、傲慢、心理扭曲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积压久了之后容易引发学生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抑郁症、自闭症,但是有些学生会通过暴力语言或行为的方式进行发泄,可见,校园暴力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上的错误,还属于学生心理疾病的一个极端。而被施暴的学生在遭受到校园暴力之后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对校园暴力进行心理干预。而且这种干预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进行心理干预,二是对校园暴力的被施暴者进行心理干预,排除校园暴力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3.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干预措施

3.1 构建初中生校园暴力心理干预体系

初中学校有必要专门针对校园暴力构建心理干预体系,从预防的角度入手,为学生提供心理干预教育和指导。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干预目标,通过正确价值观的输入来为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上的矫正帮助,在开展心理干预时可采用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集体性心理教育和针对个别有暴力行为或者是受到暴力伤害学生的心理教育两种方式。

3.2 集体性教育

初中校园暴力行为需要引起全学校师生的重视,因此,学校有必要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面向全校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比如每学期安排1~2次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宣讲,重点针对校园暴力现象和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疏导,教会学生一些心理疾病的预防方法。在进行集体心理辅导时,心理教师可以以案例为基础进行讲解,比如近期出现的一些校园暴力案例,从而提醒学生预防校园暴力行为,并避免受到校园暴力伤害。

文章来源:《中学理科园地》 网址: http://www.zxlkyd.cn/qikandaodu/2020/0820/394.html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给咨询师出难题的男孩(上)

中学理科园地投稿 | 中学理科园地编辑部| 中学理科园地版面费 | 中学理科园地论文发表 | 中学理科园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理科园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